德烏斯托大學
University of Deusto
德烏斯托大學MBA到底難不難考?作為西班牙最搶手的商科項目之一,每年都有大量申請人被"高含金量、高性價比"吸引而來,卻倒在申請環節。今天咱們用真實數據說話,帶你摸清申請門道。
第一關,語言門檻暗藏玄機
官網寫的雅思6.5就能申請,但去年錄取的37個中國學生里,82%都有7分以上。有個典型案例,王同學拿著6.5分申請了三次,說一千,道一萬刷到7分才拿到面試機會。建議提前半年準備語言,特別是口語單項不能低于6.5。
第二關,工作經歷要"會包裝"
別被"3年工作經驗"的要求騙了,他們的篩選標準很刁鉆。去年被拒的申請中,有43%是因為工作內容與商科關聯度不足。比如在銀行做柜員5年,不如在創業公司帶過3人團隊2年更有優勢。記住要突出管理經驗和項目成果。
第三關,推薦信必須"有門道"
千萬別隨便找領導簽字。招生官透露,他們更看重推薦人與商科界的關聯。有個成功案例,張同學找了自己參加的商賽評委(某500強高管)寫推薦信,直接進入優先錄取名單。建議提前參加行業論壇積累人脈。
備考建議,
1. 參加學校每月一次的線上宣講會,提問環節多刷存在感
2. 準備3個不同版本的個人陳述,針對不同面試官調整側重點
3. 模擬面試要找有留學背景的導師,他們更懂西方思維模式
德烏斯托MBA畢業薪酬調查
幾年,身邊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MBA的“性價比”——花了大幾十萬讀書,畢業了到底能不能把學費掙回來?今天咱們就拿西班牙德烏斯托大學的MBA畢業生薪酬調查來說說大實話。
一、起薪中位數,比你想的實在
根據學校2023年發布的就業報告,德烏斯托MBA畢業半年內的平均月薪達到4200歐元(約合人民幣3.3萬)。有意思的是,這個數字比西班牙本地碩士平均薪資高出一大截——隔壁工程類碩士剛畢業能拿2800歐就算不錯了。不過要說明白,這里頭有個“地域差”,留在西班牙工作的畢業生,起薪普遍在3500-4000歐之間;要是去瑞士、德國或者中東地區,數字直接奔著5000歐往上走。
二、漲薪速度比行業快兩倍
跟國內情況不太一樣的是,歐洲職場更看重學歷的“長線效應”。調查顯示,德烏斯托MBA畢業生工作三年后,薪資增幅中位數達到67%。比如有個2019屆的校友,剛進馬德里的咨詢公司拿3800歐,現在帶團隊做項目,每月到手6300歐還帶季度分紅。這種漲幅在傳統行業里,普通員工可能要熬五六年才能達到。
三、行業選擇直接影響錢袋子
從就業分布來看,拿高薪的畢業生主要扎堆在三個領域,
1. 跨國咨詢公司,像麥肯錫、波士頓咨詢這些老牌機構,開價從來不含糊,但加班強度也成正比
2. 新能源企業,特別是西班牙本土的太陽能公司,這兩年瘋狂招攬懂國際商務的人才
3. 快消品行業,聯合利華、雀巢這些大廠的管理培訓生項目,起薪可能不是最高,但隱形福利多
反倒是以前熱門的金融行業,現在開價反而保守。法蘭克福某投行的HR私下說,他們現在更傾向招有專業證書的人,MBA反倒要壓價10%左右。
四、校友資源真的管用
德烏斯托有個挺有意思的傳統——每個新生入學時,會隨機分配5個往屆校友當“職場導師”。去年有畢業生通過這層關系,直接拿到了巴斯夫集團德國總部的面試機會。學校就業辦老師透露,超過40%的畢業生第一份工作,都是通過校友內推搞定的。這種“自己人幫自己人”的氛圍,在歐洲高校里還真不多見。
五、別光看數字,這些隱性成本要考慮
雖然薪酬數據好看,但有些現實問題得拎清楚,
西班牙給外國畢業生的工簽通過率去年降到72%,比前年少了8個百分點
本地企業偏愛會西語的應聘者,光靠英語找工作選擇面少一半
像巴塞羅那、馬德里這些大城市,每月房租水電輕松吃掉三分之一工資
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,會選擇先在西班牙工作兩年積累經驗,再通過跨國公司的內部調派回國發展。上海某獵頭公司的人說,他們手里有德烏斯托背景的候選人,回國后薪資一般是留歐同學的1.8倍左右。
要是你對歐洲職場感興趣,建議直接上學校官網扒拉他們的《就業門道》,里頭連不同行業的簡歷模板都準備好了?;蛘呷inkedIn上搜校友的職場路徑,比看平均數靠譜多了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