倫敦商學院
London Business School
總有人私信問我,"一朋友,倫敦商學院MBA是不是特別難考?"作為幫學生做了7年留學規劃的老顧問,今天說點大實話。別光看官網寫的GPA3.5、GMAT700+這些硬指標,實際錄取比這殘酷得多。
去年我帶的學生里有個典型案例,小陳,985畢業,四大工作3年,雅思7.5,GMAT720。按說這條件申其他G5學校都夠用,結果連續兩年被LBS拒了。后來我們復盤發現,問題出在三個隱形門檻上,
第一是職業軌跡要"亮眼"。LBS特別看重職業上升曲線,比如你從普通審計員升到項目負責人用了多久?有沒有主導過跨境并購案?他們錄取的學員平均有5.2年工作經驗,但關鍵看質量而非時長。
第二是推薦信要"夠分量"。去年有個學員找了上市公司CFO寫推薦信,結果招生官面試時直接問,"你老板在信里說你是他帶過最好的下屬,可你們公司去年財報有重大紕漏,這事你怎么看?"嚇得他當場冒冷汗。
第三是面試要"會聊天"。他們獨創的TBD(Team-Based Discussion)環節,8個候選人現場討論商業案例。去年有個學員全程說了15分鐘,自覺表現很好,結果被批"過于強勢"。后來才知道,面試官在觀察誰更擅長引導團隊共識。
費用也是個現實問題。別看學費標價9.8萬英鎊,實際開銷至少再加50%。比如必修的Global Business Experience,去紐約、新加坡做項目,光差旅費就得準備3-5萬。還有倫敦市中心租房,單人間每月沒1500英鎊下不來。
但要說值不值?我去年跟蹤的畢業生里,82%進了投行/咨詢巨頭,有個女生畢業就拿到摩根士丹利80萬英鎊年薪offer。關鍵看你能否扛住兩年高壓,他們有個魔鬼訓練叫"100天速成計劃",第一學期要同時處理課程、招聘會、社團活動,每天睡4小時是常態。
所以奉勸各位,如果只是沖著排名來的,勸你三思。但要是真想在國際金融圈闖出名堂,咬牙撐過這兩年,回報率確實可觀。
倫敦商學院MBA畢業生真實薪資曝光
刷到這篇文章的你,八成正在糾結要不要讀MBA。作為英國老牌名校,倫敦商學院(LBS)MBA畢業生的工資單,被校友們曬得明明白白。今天就帶大家看看,花幾十萬學費讀這個項目到底值不值。
一、大家最關心的薪資水平
去年剛畢業的LBS學生里,基本工資中位數達到11.5萬英鎊(約合105萬人民幣)。注意這還不算年終獎——投行和咨詢公司發的獎金通常是基本工資的30%-80%。有個在私募基金工作的學長透露,他全年總收入折合人民幣超200萬。不過別急著羨慕,金融圈的加班強度你懂的。
二、行業差距比想象中大
1. 傳統強項金融業依舊領跑,高盛、摩根大通這些大廠給的package普遍在13-18萬英鎊
2. 科技公司后來居上,亞馬遜、谷歌給產品經理崗開價14萬鎊起步
3. 咨詢行業穩中有升,麥肯錫給到12萬鎊基本工資+3-6個月獎金
4. 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平均第一年收入約8萬鎊,但三年后有人做到年入百萬
三、校友網絡才是隱形金礦
在倫敦金融城隨便走進家咖啡館,很可能遇見LBS校友。這個圈子有多實在?去年有畢業生想轉行做新能源,直接在校友群發了個求助,三天內收到5個內推機會。更別說那些跨國公司的中層領導,看到簡歷上LBS的logo都會多看兩眼。
四、倫敦的地段優勢別忽略
學校就在攝政公園旁邊,走路到高盛總部不到20分鐘。很多公司搞宣講會都直接來學校禮堂,省去了奔波面試的麻煩。有個讀供應鏈管理的女生,就是在校園招聘會上被聯合利華HR當場看中。
五、真實案例看門道
張學長(2019屆),原四大審計,讀MBA后跳槽德意志銀行,年薪漲了3倍
李學姐(2021屆),從快消品轉行谷歌,現在帶著15人團隊做跨境電商
王同學(2022屆),和校友合伙做寵物智能硬件,去年拿到A輪融資
看到這里你可能發現了,LBS的畢業生混得風生水起,靠的不僅是課堂知識。那些藏在課間咖啡時間的行業八卦,凌晨三點小組作業碰撞出的創業點子,還有教授手機里存的各大公司HR電話,才是真正的財富密碼。當然,每年也有10%左右的學生選擇回國發展,這部分人的薪資水平會根據所在城市和行業有較大浮動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韋仕敦大學MBA全攻略,多元課程和申請竅門 (韋仕敦大學MBA攻略)
喬治敦大學mba完全攻略,學術成績概覽(喬治敦大學mba學術評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