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士蘭大學
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
"老師,讀昆士蘭大學MBA回國年薪能拿30萬嗎?"作為在布里斯班生活過3年的“懂行的人”,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窩子聊聊真實情況。話不多說,畢業起薪跨度很大,從15萬到50萬都有可能,關鍵看這3個原因。
第一看就業方向。我們那屆有個在澳做礦業管理的學長,畢業直接跳槽必和必拓,起薪折合人民幣65萬。但選擇回國進快消行業的同學,普遍在18-25萬區間。有個規律,留在澳洲從事能源、金融的薪資明顯高于國內互聯網大廠。
第二看工作經驗。招生辦王老師透露,有5年以上管理經驗的學員,畢業后平均薪資增幅達47%。比如我室友一同事,去讀書前是某房企總監,畢業被獵頭挖去當區域總經理,年薪直接翻倍到80萬。而應屆生直接讀MBA的,回國多數從管培生做起。
第三看城市選擇。悉尼崗位比墨爾本平均高15%,布里斯班本地企業特別喜歡招UQ畢業生。有個數據可能顛覆認知,在昆州做旅游管理的MBA,收入反而比上海同崗位高20%,因為澳洲這邊景區管理層普遍年薪在12-18萬澳元。
現在說說大家關心的投入產出比。昆士蘭MBA學費約7萬澳元(合33萬人民幣),加上生活費兩年要準備50萬。但從校友會統計看,78%的畢業生在3年內收回成本。別忘了,想進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,建議選夏季入學,剛好趕上他們的亞太區校招。
有個誤區要糾正,不是所有海歸MBA都能拿高薪。去年幫學妹內推時發現,華為給UQ MBA的定薪比清華經管低10%。但外企方面,聯合利華給我們的薪資倒掛清北畢業生。所以選offer要具體看企業性質。
澳洲八大MBA性價比對比,哪所回國最吃香?
一、先看“硬指標”,學費和時間成本
1. 墨爾本大學(UniMelb)
學費,約12萬澳元(兩年制)
亮點,全球排名穩居前30,課程偏重案例分析,適合想進咨詢或金融的同學。
國內認可度,北上廣HR基本當“清北復交”級別看待,簡歷關穩過。
2. 新南威爾士大學(UNSW)
學費,10萬澳元出頭(16個月加速課程)
亮點,課程緊湊,商科底子厚,尤其適合想轉行金融或數據分析的。悉尼本地實習機會多,但生活費高(一年至少2.5萬澳元)。
3. 蒙納士大學(Monash)
學費,9萬澳元(兩年制)
隱藏優勢,和國內985高校合作多,校招時不少企業會直接去學校開專場,適合想進快消或制造業的同學。
二、“性價比黑馬”,這些學校被低估了
昆士蘭大學(UQ)
學費不到8萬澳元(一年半學制),布里斯班生活成本比悉尼低30%。課程偏重實踐,教授常帶學生對接本地企業項目。回國后華南地區認可度高,尤其是外企。
西澳大學(UWA)
學費7萬澳元起,珀斯地方偏但環境安逸,適合想低成本拿名校文憑的同學。國內HR可能對學校名字不熟,但礦業、能源行業的企業反而特別認這塊招牌。
三、回國吃香的關鍵,校友圈和專業對口
悉尼大學(USYD)
學費和墨大差不多,但校友網絡在北上廣深扎得深。金融、法律行業的老板們聽到“悉尼大學MBA”會默認你英語好、擅長presentation——畢竟課程里小組作業多到爆。
澳國立(ANU)
學術名氣大,適合走政府、研究院路線。但MBA課程偏理論,如果目標是進私企,可能不如悉尼、墨爾本有優勢。
四、冷門但實用的選擇
阿德萊德大學
學費6.5萬澳元就能搞定,移民加分地區,適合想拿身份的同學。課程里有創業扶持模塊,如果打算回國做跨境電商或小生意,這里教的實操技能比大城市學校更接地氣。
悉尼科技大學(UTS)
雖然不在“八大”,但QS排名蹭蹭漲。MBA課程和IBM、微軟等企業有合作,搞IT或供應鏈的同學重點關注。學費比八大低15%,回國進科技公司反而有優勢。
五、一句話個人覺得選校秘訣
求名氣和資源,墨大、悉大閉眼選
想省錢+快速畢業,UNSW加速班、UQ
瞄準特定行業,礦業選UWA,IT選UTS,體制內選ANU
計劃創業或移民,阿德萊德性價比之王
學姐提醒,選校時別光看排名,多扒一扒往屆畢業生的LinkedIn,看看他們畢業后第一份工作去哪了——這才是“吃香”的真正答案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昆士蘭理工大學mba打破職業瓶頸,蛻變不容錯過!(昆士蘭理工大學mba升學攻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