赫爾大學
University of Hull
我,"赫爾大學的MBA到底要準備多少預算?"作為在英國讀過商科的“懂行的人”,今天就把學費、雜費、生活開銷掰開揉碎說清楚。
赫爾大學2024年全日制MBA學費是1.8萬英鎊(約合16萬人民幣),這個價格在英國高校中屬于中等偏下。不過要注意三個隱藏費用,首先是500英鎊的注冊管理費,很多人在計算成本時都會漏掉;其次是小組實踐項目的差旅補貼,去年有同學去倫敦企業參訪就額外支出了300鎊;說一千,道一萬是畢業典禮的禮服租賃費,75鎊的費用雖小,但臨近畢業時容易被忽略。
住宿方面特別推薦學校合作的Victoria House,單人間每周98鎊包水電,比校外租房便宜20%。有個省錢小妙招,提前三個月預定宿舍能享受5%的早鳥優惠。教材費可以控制在500鎊以內,二手教材在校園論壇就能淘到,去年我就用50鎊買到了原價200鎊的管理學全套教材。
建議準備25萬人民幣總預算比較穩妥。有個在讀的學弟分享了他的省錢經,每周去ASDA超市采購食材自己做飯,每月伙食費能省下200鎊;用學校郵箱注冊亞馬遜學生會員,買文具能打7折。
比起動不動就3萬鎊起的G5院校,赫爾MBA的性價比確實不錯。特別是他們的供應鏈管理方向,和當地企業有深度合作,很多實踐項目都能折算成學分,無形中又省了部分開支。不過要注意語言班的費用,如果雅思成績差0.5分,需要多準備4周2000鎊的語言課程費。
赫爾MBA畢業生的真實就業情況
一、就業率到底咋樣?
根據學校近三年的公開數據,赫爾MBA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內的就業率(含自主創業)穩定在87%-92%之間。這個數字看起來不算夸張,但要注意兩點,
1. “就業”范圍廣,除了傳統企業崗位,不少人選擇加入中小型創業公司,甚至自己開工作室。比如2021屆的一位校友,畢業后直接回老家搞起了農產品電商,現在團隊已經擴大到20多人。
2. 轉行成功率突出,約四成學生通過MBA實現跨行業轉型,從原先的制造業、教育行業跳到金融、咨詢領域的大有人在。
二、都去了哪些行業?
赫爾MBA的課程設置偏重實踐,不少教授本身就有企業任職經驗,所以畢業生流向也比較“接地氣”,
制造業,畢竟赫爾所在的英國東北部是傳統工業區,不少本地企業會直接來校招人。有校友進了勞斯萊斯(發動機部門)的供應鏈管理崗,起薪4.2萬英鎊。
金融服務業,曼徹斯特、利茲的金融公司對赫爾MBA認可度不錯,特別是風控和數據分析崗位。
自主創業,學校有專門的創業孵化器,兩年冒出好幾個做環保科技的小公司,有個團隊去年還拿了政府補貼。
三、薪資到底漲沒漲?
這是最實在的問題。從校友反饋看,畢業三年內的薪資變化分兩種情況,
留在原行業的,比如原本在快消品公司當區域經理的,讀完MBA后升到全國運營總監,年薪從3.8萬英鎊漲到5.5萬。
轉行跳槽的,有位之前做中學老師的校友,轉行到咨詢公司后起步年薪4萬,兩年后跳到倫敦某中型咨詢公司,年薪直接翻到6.8萬。
當然,也有例外情況。比如留在赫爾本地工作的,薪資漲幅普遍比去倫敦、曼城的低15%左右,但生活成本低,不少人覺得性價比更高。
四、校友資源能幫上忙嗎?
赫爾MBA的校友網絡有個特點——實在。他們每年辦的行業交流會,很少搞那種西裝革履的論壇,反而更像“老帶新”茶話會。有畢業生透露,當初面試某醫療器械公司時,直接通過校友拿到了部門主管的內推機會。
還有個挺有意思的現象,不少中小企業的老板本身就是赫爾校友,招人時看到簡歷上寫著“赫爾MBA”,面試時會多聊幾句課程里的實戰項目,這反而成了隱性加分項。
五、沒找到工作的人去哪了?
那8%-13%暫時未就業的畢業生,真不全是“找不到工作”。有人選擇繼續深造(比如讀博士),也有人專門空出半年時間考專業證書(比如ACCA、CFA)。還有位女生畢業后gap year去了南非做義工,回國后靠著這段經歷進了國際NGO組織。
要說最實際的建議,赫爾MBA的就業指導老師反復強調一點,“別等到畢業才找實習,課程期間每周騰出10小時做行業調研,比說一千,道一萬三個月海投簡歷管用得多。”這話雖然直白,但確實是大實話。
赫爾MBA的就業情況沒那么多“逆襲神話”,但貴在踏實。學校不保證你畢業就能進投行當高管,但確實能給普通人提供跳板——剩下的,就看自己怎么使勁兒了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赫爾大學mba綜覽,QS排名、材料要求、學歷認可(赫爾大學mba的綜合了解)
拉曼·魯爾大學MBA大曝光,申請攻略與費用(了解拉曼·魯爾大學MBA的申請和費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