黎巴嫩美國大學
Lebanese American University
不少朋友私信問我,"聽說黎巴嫩美國大學MBA很難考?"作為去年剛拿到offer的在職考生,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窩子說說真實情況。
先說語言關。雖然官網寫著托福80分就能申請,但去年錄取的32個中國學生里,最低的也有95分。特別是寫作單項,教授特別看重商業文書能力,建議至少拿24分。我考了三次才刷到97分,光這一項就花了小半年。
材料準備比想象中復雜。除了常規的成績單、簡歷,還要交3篇不同主題的essay。有個主題特別刁鉆,"如果讓你給校長辦公室提建議,你會改什么?"我改了7稿才通過,后來聽說這是考察申請人觀察力的關鍵題。
推薦信要兩封,但千萬別隨便找領導簽字。招生官特別看重推薦人與申請人的互動細節。我找了直接帶我做項目的副總,他在信里具體寫了我在某個并購案中的貢獻,這應該是我能通過的重要原因。
面試環節最刺激。不是常規的zoom會議,而是用他們自主研發的AI面試系統。要連續回答5道隨機問題,每題只有30秒準備時間。記得有道題問,"如果明天就任CEO,你第一個決策是什么?"我當時緊張得手心冒汗,幸虧提前練過商業案例分析。
現在說說大家最關心的通過率。官方數據是27%,但中國學生錄取率其實更低。去年357個申請者里,最終錄取了12個全日制,20個在職。建議想申請的朋友至少提前1年準備,特別是工作經歷不足5年的,最好有拿得出手的項目成果。
要是這些條件都符合,不妨試試。雖然過程不容易,但畢業生的平均薪資確實誘人,去年公布的就業報告顯示,中國畢業生起薪折合人民幣約58萬/年。
黎巴嫩美國大學MBA畢業薪資真實數據
說到中東地區的商科教育,貝魯特美國大學(AUB)的MBA在當地人眼里相當于金字招牌。去年他們放出的畢業生就業報告里,有組數據特別有意思,入學前平均月薪2350美元的學生,畢業半年后工資直接跳到3850美元,漲幅63%這個數,在中東職場圈子里引發了不小討論。
一、工資單背后的門道
仔細看他們的薪資構成,基本工資占大頭約75%,剩下的25%來自績效獎金和補貼。當地金融公司的HR私下透露,他們給AUB的MBA應屆生開價時,會特別參考這個學校的課程設置——像伊斯蘭金融、跨境并購這些特色課,直接對應海灣國家熱門崗位,起薪往往比普通商科生高出20%左右。
二、校友圈的能量
在迪拜金融區轉一圈,十個經理里有三個戴著AUB的校友戒指。這種校友網絡帶來的隱形福利,有時候比課堂知識還管用。去年有個畢業生,論文還沒答辯就被阿布扎比主權基金挖走,靠的就是導師直接牽線。學校每年辦的職業集市,來的都是中東排得上號的企業,這種面對面談薪資的機會,可不是每個學校都能搞來的。
三、地域薪資差
留在貝魯特工作的畢業生,月薪基本在3000-4500美元區間浮動。要是往海灣國家走,卡塔爾、阿聯酋這些地方能給到5500美元起步,不過要扣掉30%左右的生活成本。有個細節挺有意思,選擇回國發展的黎巴嫩籍畢業生,五年后的創業比例比去海灣的高出兩倍,很多人在物流、跨境貿易領域做得風生水起。
四、專業方向定身價
他們的MBA分好幾個track,數字營銷方向的畢業生起薪最高能摸到4200美元,比傳統管理方向多出將近800塊。這兩年新開的醫療管理方向更吃香,因為趕上中東醫療產業升級,有畢業生剛入職就參與籌建新醫院,薪資待遇直接向項目分紅看齊。
要說值不值這個價,看看他們的課程安排就明白。周三下午的實戰沙盤課,來的都是當地企業現成案例,學生在教室里演練的方案,周五就能出現在合作公司的董事會上。這種和產業無縫對接的教學模式,或許才是薪資數字背后的硬道理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