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母大學
University of Notre Dame
收到很多私信問"讀圣母大學MBA到底要花多少錢",今天我就把學費、雜費、獎學金這些細節掰開了揉碎了講,保證你看完心里有數。
? 最實在的學費清單(2024版)
全日制MBA兩年總費用約13.2萬美元,折合人民幣95萬左右。其中,
基礎學費,每年5.8萬美元(占大頭)
醫療保險,2100美元/年(強制購買)
教材雜費,約3000美元/年
住宿伙食,學校公寓每月1200美元起
? 三個省錢妙招要記牢
1. 早鳥優惠,提前半年申請能減3000美元
2. 助教崗位,每周工作15小時可免住宿費
3. 企業推薦,部分公司可報銷30%學費
? 三類人最適合申請
有5年以上管理經驗的中層(學校偏好實踐派)
本科GPA3.3以上(硬門檻)
英語流利者(課堂討論占成績40%)
我表弟去年剛畢業,他算過一筆賬,除了學費,實習期間平均每月能拿4500美元補貼,暑期去硅谷大廠實習還有1.2萬美元獎金,實際花費比預期少了近1/3。
學姐提醒大家,學校官網的學費計算器經常不準,建議直接聯系招生辦要最新費用明細表。這兩年物價漲得厲害,住宿費每年都在調高5%左右。
圣母大學MBA畢業到底有多難?看看最新淘汰率
入學≠畢業 篩選貫穿全程
圣母MBA的篩選機制從開學第一天就開始了。不同于某些項目“寬進嚴出”的模式,這里的課程設置直接拉高了學習門檻。第一學期核心課平均每周30小時課堂外投入是常態,財務報表分析和戰略管理兩門課的首次考試掛科率常年維持在25%左右。教授們有個不成文的規矩,作業雷同率超過15%直接觸發學術審查,這逼得每個人必須吃透知識點。
團隊項目才是隱形殺手
很多人以為最難的是考試,實際上小組作業淘汰的人更多。每學期至少4個跨專業實戰項目,成員隨機分配且成績捆綁。去年有個真實案例,四個組員因為時區差異無法協調會議時間,導致方案遲交10分鐘,整組被扣30%分數,直接讓兩個處于成績邊緣的學生失去補考資格。這種高壓機制下,連熬夜趕工都講究策略——凌晨三點的學習區永遠有人帶著睡袋蹲守。
教授眼里的“合格線”不設上限
曾在高盛任職的運營管理教授Dr. Emily有個著名理論,“你們交的作業,要是讓我改完還能認出原內容,那就是失敗。”這種近乎苛刻的要求體現在評分上,案例分析報告90分才算達標,因為“商業戰場沒有A-的機會”。學生間流傳著應對秘籍,作業至少迭代5個版本,提前兩周找助教預審,甚至自費購買行業數據庫補充資料。
淘汰率數字背后的邏輯
根據2023年在校生數據,實際無法按期畢業的比例約18%,其中7%選擇主動轉學,11%因學術原因退出。這個數字比五年前提高了4個百分點,和學院近年增設的“商業倫理沙盤模擬”新課直接相關——這門課要求學生在虛擬環境中處理上百個突發道德困境,沒有標準答案的考核方式讓很多應試高手栽了跟頭。
不是地獄模式 而是精準過濾
真正堅持下來的學生倒覺得這種嚴格很公平。二年級的Lucas分享了他的日程表,早晨6點健身時聽行業播客,課間15分鐘用來預約教授答疑,周末雷打不動參加校友咖啡局。他說這里最狠的不是課業量,而是所有事情都要求做到“職業級完成度”——課堂上隨便一個發言都可能被教授追問數據來源,休息室閑聊時撞見院長會被問近期行業趨勢。
圣母大學校園里掛著句老話,“文憑的含金量,取決于你流過多少汗。”在這所堅持小班教學的商學院里,教授能叫出每個學生的名字,也清楚知道誰在糊弄作業。那些最終戴上畢業帽的人,往往經歷了48個月連軸轉的極限打磨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南安普頓大學MBA內幕大曝光,招生規定曝光!入學容易、發展前景、畢業證書全解讀!
巴斯大學MBA曝光,申請、費用與必修課 (巴斯大學MBA曝光)
匹茲堡大學MBA獨家揭秘,優勢全解讀!申請流程、費用曝光,必修課程一網打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