里斯本大學
University of Lisbon
一朋友在同學聚會上被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:"聽說你讀了個葡萄牙的MBA,現在一年能掙三五十萬吧?" 這話聽著像夸人,可一朋友心里直打鼓——當年他沖著"歐盟名校"的光環跑去里斯本,現在回國發展三年了,真實收入到底怎么樣?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說說這事兒。
先說大家最關心的數字。根據我們校友群2023年的匿名調查,回國發展的畢業生首年平均年薪在22-35萬之間波動。但這里有個"水分":做外貿的比做教育的多掙10萬不稀奇,在北上廣的比在二線城市的高出40%也正常。就拿同班的小李來說,他在杭州某跨境電商公司帶團隊,28萬年薪加上項目分紅,實際到手能摸到35萬;而留在里斯本工作的葡萄牙籍同學Pedro,折合人民幣大概25萬左右,但人家每周工作35小時哈。
有三個關鍵方面直接影響你的"錢景":首先是行業賽道。現在新能源、跨境電商這些風口行業的招聘專員,看見"歐盟工作經驗"眼睛都發亮。其次是語言能力,別以為會英語就能橫著走,我們那屆拿高薪的,十個里有八個能說流利的葡語或西語。對了是實習經歷,里斯本大學跟EDP能源集團、葡萄牙航空這些本土巨頭都有合作項目,抓住這些機會的畢業生,回國談薪底氣足得很。
說到投入產出比,大家得算筆明白賬。兩年學費生活費加起來大概40萬人民幣,要是回國進傳統行業,可能五六年才能回本。但去年有個師妹劍走偏鋒,借著葡語優勢進了澳門某央企,起薪直接給到28萬,這投資回報率就相當劃算了。所以值不值,關鍵看你怎么用這個文憑。
給正在猶豫的朋友三點建議:第一,先把葡語學到B2水平,光這一項每年能多掙5-8萬;第二,盡量爭取在歐盟企業實習,哪怕不給工資也值;第三,回國就業優先考慮有海外業務的公司,別去跟本土MBA卷傳統崗位。
里斯本大學MBA申請條件有哪些?這五類人最容易錄取
一、里斯本大學MBA的硬性條件
1. 學歷要求:本科或以上學歷,不嚴格限制專業背景,但商科、經濟、管理類會更有優勢。如果學歷一般但有突出工作成就,也有機會被破格考慮。
2. 工作經驗:至少3年全職工作經驗,管理層經驗加分。學校偏愛“帶過團隊”或“獨立負責過項目”的申請者。
3. 語言成績:英語授課項目要求雅思6.5+或托福90+,如果本科是英語授課可申請豁免。葡萄牙語項目需提供B2以上語言證明。
4. 推薦信與個人陳述:需要2封推薦信(建議直屬上級或行業資深人士),個人陳述要突出職業目標與MBA的關聯性,避免寫成簡歷復述。
二、軟實力加分項
明確的職業規劃:比如“希望通過MBA轉型金融領域”比“提升自己”更具體,學校喜歡目標清晰的人。
國際經歷:留學、外派、跨國項目經驗都能體現適應力,里斯本大學很看重多元文化背景。
社會貢獻:志愿者活動、行業社群運營等經歷,能展示個人價值觀和領導潛力。
三、這五類人最容易拿到錄取
1. 有帶團隊經驗的中層管理者
如果你管過5人以上團隊,或獨立操盤過年營收百萬級的項目,學校會認為你具備實戰管理潛力,課程中的案例討論你能貢獻更多經驗。
2. 跨行業轉型的“斜杠青年”
比如從工程師轉營銷,醫生轉健康管理。里斯本MBA注重培養復合型人才,這類申請者能帶來不同視角,小組作業時特別吃香。
3. 有海外背景的申請者
無論是有留學經歷,還是在跨國公司工作過,這類人適應國際化課堂更快,也容易成為同學間的“橋梁”。
4. 創業或家族企業背景
自己開過公司(哪怕小規模),或參與過家族企業運營的人,對商業邏輯理解更深,學校認為這類人畢業后的“成功案例概率”更高。
5. 學術成績突出的“潛力股”
如果本科GPA 3.5以上,或拿過學術獎項,即使工作經驗稍短,學校也愿意給機會。畢竟MBA不是只招“老油條”,也需要新鮮血液。
四、“躲雷”劃重點
別盲目堆砌材料:比如考一堆證書但和職業目標無關,反而讓審核官覺得你方向模糊。
推薦信找對人:合作過的客戶比“title大但不熟”的高管更有說服力。
面試準備接地氣:少談宏觀理論,多講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挑戰和解決思路,比如“怎么帶團隊完成裁員危機下的業績目標”。
里斯本大學MBA的申請不算“隱情”,關鍵是找準自己的定位,把優勢用學校認可的方式講清楚。如果你符合上面這幾類情況,別猶豫,趕緊把材料準備起來吧!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那不勒斯第二大學mba拿到畢業文憑能夠豐富人生閱歷和提高薪資水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