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曼·魯爾大學
Universitat Ramon Llull
被問爆的馬來西亞留學項目里,拉曼·魯爾大學MBA絕對算得上"話題王"。很多30歲左右的上班族都在糾結:這個文憑到底能給自己加多少分?今天咱們就用最實在的大白話,掰開了揉碎了說清楚。
先看最硬核的指標——學歷認證。這學校可是正經八百進過中國教育部推薦名單的,畢業回國考公考編、評職稱都管用。去年有個搞跨境電商的老哥,就是拿著這個文憑競聘上了區域總監,工資直接漲了40%。不過話說回來,現在市面上野雞大學太多,建議大家在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再核實一遍最新認證情況。
課程設置絕對實用派。周三晚上的《東南亞商業實務》課特別有意思,講師是在新加坡開過工廠的實戰派。上個月剛講過"如何繞過印尼清關的那些坑",直播間里200多個同學當場記筆記。周末的案例分析課更刺激,上周討論的課題是"直播帶貨翻車現場拯救方案",據說有同學直接把課上方案用在自己公司,當月退貨率降了15%。
再說說大家最關心的性價比。全包價8-12萬這個區間,在同等排名的海外MBA里確實算良心價。但要注意不同授課方式的區別:純線上課便宜些,但缺少線下交流機會;混合制雖然貴兩三萬,但能積累人脈資源。去年畢業的張姐就是通過線下課認識了現在的合伙人,兩人合伙開的跨境電商公司今年流水已經破千萬了。
要說最實在的收獲,往屆畢業生普遍反映三點:一是能系統梳理管理知識,二是拓展東南亞商圈資源,三是時間安排確實友好。38歲的王哥就是典型例子,他邊帶團隊邊讀書,畢業論文直接寫自己公司的數字化轉型,答辯完第二周就開始實施方案,現在部門效率提升了30%。
當然也不是誰都適合這個項目。如果沖著世界TOP100名校光環來的可能會失望,但想要實用技能+區域人脈的職場人,這個MBA確實能打。特別建議這三類人重點考慮:常和東南亞打交道的貿易從業者、想轉型管理的技術骨干、準備開拓東盟市場的創業者。
拉曼·魯爾大學MBA申請“躲坑”訣竅:這些材料最容易出錯
想申拉曼·魯爾大學MBA的老鐵們注意啦!準備材料看似簡單,但每年都有不少人栽跟頭。今天咱們就嘮嘮那些最容易踩坑的申請材料,手把手教你避開這些"隱形雷區"。
推薦信別找錯人
推薦信最容易犯兩個錯誤:要么找八竿子打不著的領導,要么直接讓中介代筆。招生官最煩看到模板化的"該生表現優異",他們想看的是具體案例。比如你帶著團隊通宵趕項目,或者用新方法搞定客戶投訴,這種細節才加分。建議找直屬上司或合作過的客戶,實在不行,專業課教授也比掛名領導靠譜。
個人陳述別寫空話
"我對貴校充滿向往"這種話說了等于沒說。重點要講清楚三個事:你為啥非讀MBA不可?憑啥覺得能跟上課?讀完打算咋用這些知識?舉個真實例子,有個申請成功的哥們兒,把自家小吃店轉型的故事寫得特生動,從每天虧500到月入3萬,招生官看完直接約面試。
學歷證明注意細節
畢業證翻譯件要帶學校公章,成績單必須顯示績點換算說明。去年有個姐們兒就吃了大虧,自己翻譯的學歷文件沒蓋章,結果材料被打回來重審,生生錯過第一批錄取。雙學位同學更要注意,輔修專業也要提供完整成績記錄。
語言成績別卡線
雖然官網寫著雅思6分能申,但實際錄取的基本都在6.5以上。更坑的是有效期!從考試日到開學日必須夠兩年,千萬別算錯時間。建議提前半年考,萬一沒達標還能刷分。有個兄弟考了6分覺得穩了,結果同年申請的人全在6.5以上,直接成陪跑。
工作證明要具體
光寫"三年工作經驗"沒用,得寫明白具體負責什么。管過幾個人?做過哪些項目?最好附上薪資流水或社保記錄。有個做銷售的申請人,把帶10人團隊、年銷售額破千萬的數據列出來,立馬從候補名單轉正錄取。
親情提示童鞋們兒,所有材料盡量提前兩個月準備。去年申請季,快遞延誤導致材料遲到的事情出了七八起。別嫌麻煩,多檢查兩遍文件清單,該公證的早點去辦。記住,材料沒毛病就是最好的加分項!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拉曼·魯爾大學MBA大曝光,申請攻略與費用(了解拉曼·魯爾大學MBA的申請和費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