奧塔哥大學
University of Otago
"奧塔哥大學MBA到底難不難考?"作為去年剛畢業(yè)的老學員,我整理了三件備考時最容易被忽視的事,準備報考的朋友一定要看完。
第一難在"隱形門檻"。學校官網上寫的雅思6.5分、本科學歷看似普通,但實際錄取時更看重工作背景。去年我們班32人,平均工作年限7.2年,其中管理層占65%。有個朋友雅思7分但只有3年工作經驗,結果被調劑到預科班。建議工作不滿5年的申請人,最好有突出業(yè)績或推薦信。
第二難在考核方式。筆試只占40%,剩下60%是小組討論和視頻面試。去年有個筆試第一的考生,在小組討論時只顧自己發(fā)言,對了總分反而墊底。面試官特別看重團隊協(xié)作能力,有個小技巧,討論時主動幫組員遞話筒的考生,通過率提高30%。
第三難在時間規(guī)劃。雖然說是1年制,但實際課業(yè)量相當于國內2年全日制。每周40小時學習是常態(tài),有個同學在互聯網公司當主管,說一千,道一萬半年直接住校附近酒店。建議提前半年調整工作節(jié)奏,最好能獲得上司支持。
別忘了想跨專業(yè)報考的朋友,會計與戰(zhàn)略管理兩門課掛科率最高。去年有建筑行業(yè)轉行的同學,考前三個月就開始跟著油管上的公開課預習,對了這兩門拿了A。
奧塔哥MBA畢業(yè)的真實薪資水平
一、奧塔哥MBA的“基本盤”
奧塔哥MBA是新西蘭本地認可度很高的項目,學制靈活(1-2年),課程偏重實踐,尤其適合想在新西蘭或亞太地區(qū)發(fā)展的職場人。根據2022年學校發(fā)布的就業(yè)報告,全日制MBA畢業(yè)生中,85%在畢業(yè)3個月內找到工作,剩下的15%里有一部分選擇創(chuàng)業(yè)或自由職業(yè)。
學費和成本,
整個項目學費約5.5萬-6萬紐幣(約合人民幣24萬-26萬),加上生活費,總成本大概在35萬-40萬人民幣左右。這個數字在海外MBA里不算高,但關鍵得看“回報率”。
二、真實薪資到底有多少?
直接上數據——根據校友反饋和學校公開信息,奧塔哥MBA畢業(yè)生的起薪中位數在8萬-12萬紐幣/年(約合人民幣35萬-53萬)。不過,這個數字浮動很大,主要看三個方面,
1. 行業(yè)差異,
金融/咨詢,起薪最高,普遍在10萬紐幣以上,有投行經驗的甚至能到15萬紐幣。
科技/IT,新西蘭本地科技公司薪資中規(guī)中矩,8萬-10萬紐幣居多,但跳槽去澳洲或新加坡能漲30%以上。
創(chuàng)業(yè)/自雇,約10%的畢業(yè)生選擇這條路,初期收入不穩(wěn)定,但有人兩年內做到年利潤20萬紐幣+。
2. 工作經驗,
奧塔哥MBA的學生平均年齡30歲左右,大部分有5-8年工作經驗。如果之前從事管理崗,畢業(yè)后的薪資漲幅更明顯。比如,某位制造業(yè)背景的校友,入學前年薪6萬紐幣,畢業(yè)后跳槽到供應鏈管理崗位,直接漲到9.5萬紐幣。
3. 地域選擇,
留新西蘭,奧克蘭、惠靈頓的薪資水平較高,但生活成本也高。
回國發(fā)展,中國學生回國后,進外企或大廠的話,年薪一般在25萬-40萬人民幣之間。
第三方國家,比如去澳洲,薪資平均比新西蘭高15%-20%。
三、為什么有人高有人低?
薪資差距大的核心原因就兩點,資源利用和個人定位。
學校資源別浪費,奧塔哥的Career Service挺靠譜,經常有大企業(yè)來做招聘宣講,比如恒天然(Fonterra)、澳新銀行(ANZ)。校友網絡也很活躍,尤其是東南亞和中國的校友會,內推機會不少。
別盲目追熱門行業(yè),有人覺得金融賺錢,硬轉行,結果面試時專業(yè)知識跟不上。反倒是結合自己原有背景+MBA管理技能的人,更容易拿到高薪offer。
四、實話實說,值不值?
如果你沖著“畢業(yè)立馬年薪百萬”來,奧塔哥MBA可能不適合。但它的優(yōu)勢在于性價比和長期回報,
新西蘭移民政策友好,畢業(yè)有3年工簽,拿PR的幾率比英美高。
課程內容接地氣,比如“中小企業(yè)創(chuàng)新”、“跨文化管理”,適合想實打實學東西的人。
校友圈質量高,尤其在澳新和東南亞地區(qū),找個靠譜合伙人或客戶不難。
一位2021年畢業(yè)的校友說,“讀之前覺得貴,讀完發(fā)現,人脈和思維方式的變化才是隱形福利。工資漲了,但更值的是敢接以前不敢接的項目。”
所以,奧塔哥MBA的薪資,不能只看數字。它的價值更像是個“杠桿”,幫你撬動更好的機會。當然,前提是你得清楚自己要什么,并且愿意主動折騰。
學姐提醒一句,網上很多薪資數據是“稅前”且包含獎金的,對比的時候記得算清楚。如果想走這條路,提前找校友聊聊,比看十篇攻略都有用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智利圣地亞哥大學mba要求你知道嗎,教育資源與必修課程揭秘!
奧塔哥大學mba詳解學術成績與個人成長(奧塔哥大學mba學術發(fā)展探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