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王大學
Queen's University at Kingston
最近收到不少私信問女王大學MBA的申請細節,特別是學費和隱性門檻。作為過來人,今天直接上干貨,把官網不會明說的注意事項掰開揉碎講明白。
申請條件有四個隱藏門檻要注意,
1. 工作證明必須顯示管理經驗,普通職員崗容易被刷。建議在崗位描述中突出"團隊管理""項目統籌"等關鍵詞
2. 推薦信切忌找學術導師,要找直屬上司或合作方高管。去年有個朋友找了大學教授寫推薦信,初審就被拒了
3. 視頻面試時網絡延遲是大忌。建議準備兩個設備,主用有線連接,備用4G熱點。去年有申請人因為視頻卡頓被質疑溝通能力
4. 文書要突出行業洞察,切忌羅列工作經歷。招生官親口說過,他們想看到申請人對所在行業的趨勢分析
在職博士招生網提醒今年新變化,往年的小組討論環節改成了線上商業模擬測試,系統會記錄每個操作的時間戳。建議提前熟悉Hult Business Simulation平臺,重點練好財務報表模塊的操作速度。
最后說個真實案例,去年有位申請人條件優秀但被拒,后來發現是栽在證件照上——穿POLO衫拍攝顯得不夠正式。細節決定成敗,建議大家花300塊去專業照相館拍正裝照,這個錢不能省。
女王大學MBA畢業就業前景如何?
女王大學MBA畢業出來到底好不好找工作?
一、學校牌子硬不硬?
女王大學在加拿大乃至全球的學術圈子里都算得上“老字號”,尤其是商科教育這一塊。MBA項目拿的是AACSB認證(全球商學院不到5%能拿到),教學質量有保障。學校跟多倫多、蒙特利爾這些經濟中心的公司關系緊密,很多企業直接到校招人。說白了,學歷這一關肯定不拖后腿。
二、畢業都去哪兒上班了?
根據學校最新數據,超過85%的MBA畢業生在畢業三個月內找到工作,而且不少是“搶手崗位”。熱門行業前三名是金融、科技和咨詢——比如進五大銀行(RBC、TD這些)、IBM、埃森哲這類大廠的不在少數。還有約15%的人選擇創業或者接手家族企業,學校有專門的創業基金和導師支持,對想自己干的人來說挺實在。
三、工資能拿多少?
錢肯定是大家最關心的。本地畢業生的平均起薪在8.5萬到12萬加元之間(約合人民幣45萬到63萬),如果進投行或戰略咨詢這類高薪行業,第一年拿15萬加元以上的也不稀奇。對比加拿大平均工資(5萬加元左右),MBA的回報率確實高。不過也得實話實說,工資高低跟個人經驗、語言能力掛鉤,尤其國際學生想進本地大公司,英語溝通能力得過硬。
四、學校幫忙找工作嗎?
女王大學在就業服務上挺“舍得下本”。光是職業指導中心就有十來個全職顧問,從改簡歷到模擬面試一條龍服務。每年搞兩次大型招聘會,來校的企業包括德勤、普華永道、亞馬遜這些“大牌”。還有個隱形福利是校友網——北美不少公司的高管是女王大學畢業的,內推機會比海投靠譜得多。有學生開玩笑說,“LinkedIn上搜校友,能給你搜出半本加拿大企業通訊錄。”
五、讀完了能留下移民嗎?
加拿大現在對留學生移民政策友好,尤其是安大略省。MBA屬于省提名優先專業,畢業不用工作offer也能直接申請移民(具體看當年政策)。如果想靠工作拿工簽,學校合作的實習項目很多能轉正,比如IBM、羅杰斯通訊這些公司常給實習生發return offer。身邊認識的幾個中國留學生,基本都在畢業一年內搞定楓葉卡申請。
六、值不值得砸錢去讀?
學費方面,女王大學MBA兩年下來大概8萬-10萬加元(含生活費),在加拿大屬于中等偏上。如果沖著移民和本地就業,性價比不錯;要是計劃回國發展,建議多利用學校在國內的合作資源(比如和復旦、港大的交換項目),回國進外企或跨國公司的優勢更大。個人覺得,如果經濟條件允許,這錢花得不冤——畢竟找工作時有“加拿大名校MBA”這塊敲門磚,比普通海歸吃香。
最后說點大實話
別光看學校宣傳的數據,自己得多主動。有人畢業拿高薪,也有人找工作磕磕絆絆,關鍵還是看在校期間怎么利用資源。多參加行業講座、跟教授做項目、攢實習經驗,比悶頭刷GPA有用。女王大學的機會多,但餡餅不會自己掉碗里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韋仕敦大學MBA全攻略,多元課程和申請竅門 (韋仕敦大學MBA攻略)
拉曼·魯爾大學MBA大曝光,申請攻略與費用(了解拉曼·魯爾大學MBA的申請和費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