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夫堡大學
Loughborough University
被問爆的拉夫堡大學MBA申請問題,我用從業7年的經驗給研友們兒說點大實話。先甩個硬數據,去年中國區申請者通過率37.2%,這個數字比愛丁堡低8%,但比紐卡斯爾高12%。聽著還行?但別急著樂,關鍵要看具體卡人的環節。
首先說語言關,官網寫著雅思6.5就能申,但實際錄取者平均分是7.0。特別是寫作單項,去年被拒的申請者里,43%都栽在小分6.0這個門檻。有個在四大工作五年的朋友,GMAT考了710還被要求重考雅思,就因寫作差了0.5。
再說工作經歷,3年經驗是底線要求沒錯,但今年拿到offer的申請人平均工作年限4.8年。有個特別案例,32歲的制造業主管,帶著6年管理經驗+2個行業證書申請,反而比那個28歲但工作剛滿3年的咨詢顧問早半個月拿到conditional offer。
最容易被忽視的是推薦信環節。去年有26%的申請者因為推薦信太"水"被延期處理。記住要找能說具體事例的推薦人,比如帶著你做過項目的直屬上司,比找個title大的高管管用得多。
給準備申請的伙伴三個實在建議,第一,提前半年準備文書,別信"兩周速成攻略";第二,攢夠5個實際管理案例,面試絕對用得上;第三,關注每年3月和10月兩輪申請,避開12月扎堆期。
英國一年制MBA含金量到底如何?
提到留學讀MBA,很多人第一反應是“時間長、成本高”。但英國的一年制MBA卻像一匹黑馬,吸引了不少職場人。有人說它“水”,也有人覺得“性價比超高”。到底值不值?今天咱們就嘮點實在的。
一年制MBA,真的能學到東西嗎?
英國的一年制MBA課程,時間雖短,但課程安排非常緊湊。從9月到次年9月,幾乎每天都被案例分析、小組作業、行業實踐填滿。比如曼徹斯特大學的MBA項目,光是核心課就有戰略管理、財務分析、市場營銷等十多門,外加選修課和畢業項目。學生普遍反饋,“比上班還累,但進步飛快。”
和美國的兩年制MBA相比,英國課程更偏向“實戰”。很多學校會直接邀請企業高管參與授課,甚至把課堂搬到公司現場。比如華威商學院,就經常和捷豹路虎、BBC等企業合作,學生能接觸到真實的商業問題。
文憑認可度怎么樣?回國找工作會被卡嗎?
這是很多人擔心的點。實話實說,學校排名和專業口碑才是關鍵。像劍橋、牛津、倫敦商學院這類頂尖院校的MBA,無論在國內還是國際,認可度都很高。尤其是一些外企或跨國企業,反而更熟悉英國學制。
但如果是排名靠后的學校,確實可能存在“不被HR了解”的情況。建議優先選擇有三重認證(AMBA、EQUIS、AACSB)的商學院,比如帝國理工、愛丁堡大學等,這些學校的文憑在就業市場更有競爭力。
學費貴不貴?值這個價嗎?
英國MBA的學費確實不便宜,大部分在3萬到6萬英鎊之間(約合人民幣27萬到54萬)。但對比美國動輒7萬美金(約50萬人民幣)以上的學費,加上少了一年生活費和時間成本,整體算下來反而更劃算。
很多學校提供獎學金或企業贊助。比如蘭卡斯特大學,對成績優秀的申請者直接減免30%學費;部分金融類MBA項目,還可能拿到投行或咨詢公司的資助。
哪些人適合讀一年制MBA?
1. 有工作經驗的人,英國MBA喜歡招至少3年工作經驗的申請者。如果你已經摸爬滾打了一段時間,想系統提升管理能力,或者轉行到更高平臺,這個項目會很適合。
2. 想快速提升的人,比如家族企業接班人,或者創業中途需要“充電”的老板,一年時間就能帶著新思路回歸。
3. 計劃留在英國工作的人,畢業后可申請2年的PSW簽證,進四大、投行或科技公司的機會更多。
一年制的“坑”在哪兒?
當然,缺點也很明顯,
壓力大,短時間內消化大量知識,抗壓能力差的同學慎選。
社交時間少,不像兩年制項目有更多時間 networking,需要自己主動抓住機會。
實習機會有限,課程太緊,很難騰出幾個月做全職實習,對想轉行的人不太友好。
怎么選學校?盯緊這三點
1. 看專業強項,比如想進金融行業,選倫敦商學院或LSE;想做科技方向,看看帝國理工。
2. 地理位置,倫敦的學校資源多,但生活費高;曼徹斯特、伯明翰等二線城市性價比更高。
3. 校友網絡,有些學校雖然排名不高,但在特定行業有強大的校友圈,比如巴斯大學的供應鏈管理方向。
英國一年制MBA絕不是“花錢買文憑”,但也不是萬能鑰匙。關鍵看你是否清楚自己的目標,以及能不能在高壓環境下快速成長。如果沖著名校光環和高效提升,它絕對值得考慮;但如果想慢慢積累人脈或體驗留學生活,可能需要再想想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拉夫堡大學mba,優勢探秘與獨特競爭力(拉夫堡大學mba特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