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圖利奧·巴爾加斯基金會
Funda??o Getulio Vargas (FGV)
有學員問我:"一朋友,聽說格圖利奧·巴爾加斯基金會的MBA要讀三年,學費將近30萬,這錢到底花得值不值?"作為在職業教育領域摸爬滾打十年的從業者,今天我就掏心窩子跟大家嘮嘮這個項目的真實情況。
先說說課程設置。他們家的必修課確實硬核,周三晚上的戰略管理課,教授能把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布局拆解得明明白白。但要注意的是,選修課里有兩門南美商業案例研究,對不打算去拉美發展的學員來說,可能就像學開自動擋車非要考手動擋駕照。
師資這塊有亮點也有槽點。教財務分析的老師是真業界大牛,去年剛幫某上市公司做完并購重組。但市場營銷課的老師總愛用10年前的經典案例,有學員吐槽說"學完感覺能去1998年的廣告公司應聘"。
說說大家最關心的學費問題。除了明面上的28萬學費,還有三個隱形開銷:每年1.2萬的教材費(其實很多資料網盤都能找到)、2萬的游學押金(不退的概率高達70%)、以及小組作業人均3000+的調研經費。我認識的王姐,去年光做市場調研項目就自掏腰包花了5600元。
就業方面有個有趣現象:想去外企的學員普遍反饋不錯,去年有6個進了沃爾瑪亞太區管培生項目;但打算進國企的同學要注意,這個項目的QS排名在部分央企的認證系統里查不到,有學員考公時還被要求補學歷認證材料。
再透露個內部消息:他們家的校友圈在南美商圈確實吃得開,上周還有個秘魯的校友來招跨境電商合伙人。但要是你的人脈都在國內二三線城市,這個資源優勢可能要大打折扣。
對了給個實在建議:如果你是做進出口貿易的,或者公司有拉美業務布局,這個MBA能給你加不少分。但要是單純想混個文憑升職加薪,省內211的MBA可能更劃算。記住,貴的未必是對的,合適的才是最好的。
格圖利奧·巴爾加斯MBA申請條件與獎學金獲取技巧
一、巴院MBA申請條件,別踩這些坑
巴院的MBA項目在國際上口碑不錯,但門檻也不低。申請前先摸清這些硬指標,別白忙活一場。
1. 學歷與成績單
本科及以上學歷是硬門檻,專業不限。但如果你是跨專業申請(比如文科轉商科),需要額外說明學習動機。
成績單別糊弄!GPA建議3.0以上(4分制),如果本科成績一般,可以用工作成就或標化考試彌補。
2. 工作經驗
巴院偏好有實戰經驗的申請者。至少2年全職工作經驗是“安全線”,管理層經驗加分。
應屆生想沖?難!除非你有創業、大型項目主導經歷,否則建議積累經驗再申請。
3. 語言成績
英語授課項目要求雅思6.5+/托福90+。小分別拉垮,尤其是口語和寫作。
如果語言成績踩線,可以附上英文工作證明或推薦信,證明實際應用能力。
4. 推薦信和文書
推薦人別光找頭銜大的,要選真正了解你工作能力的人。比如直屬上司比公司CEO更合適。
文書拒絕“假大空”!少寫“我為世界做貢獻”,多寫具體案例。比如:“帶隊3個月解決某項目虧損問題,盈利增長15%”。
二、獎學金怎么拿?記住這4個“小心機”
巴院的獎學金名額有限,但只要你策略到位,成功率能翻倍。
1. 成績是敲門磚,但不是唯一
GPA和標化成績高,確實能優先入圍獎學金池,但別指望只靠分數。
巴院看重“綜合能力”。比如:你組織過行業論壇、拿過專業獎項,甚至運營過萬粉自媒體,都能成為加分項。
2. 申請材料“埋鉤子”
在文書中自然提到經濟需求。比如:“希望通過獎學金支持,讓我更專注學業,未來反哺拉丁美洲中小企業發展”(結合學校地域特色)。
但別賣慘!重點突出“投資回報率”——說明你值得被投資。
3. 額外材料刷存在感
提交一份1頁的“獎學金申請補充說明”,列出你的獨特優勢。比如:掌握小語種(西班牙語/葡萄牙語)、有拉美市場資源。
如果有商業計劃書、行業分析報告等實戰成果,直接附上鏈接或二維碼。
4. 面試主動提需求
如果進入面試環節,找機會表達對獎學金的強烈興趣。比如問:“學校對優秀學生有哪些資源支持?”
態度要謙虛但堅定。避免說“沒錢就不來”,而是說“希望獲得支持,讓我全力投入學習”。
三、“上岸人”的大實話
早申請,早占坑:獎學金先到先得,別拖到對了一輪。
聯系校友“套瓷”:LinkedIn上找巴院的中國校友,虛心請教申請經驗。有時候內部推薦比材料更有用。
差異化競爭:巴院喜歡“有故事的人”。比如你做過公益扶貧、搞過冷門創業,大膽展示出來。
親情提示一句:官網信息隨時可能更新,提交前務必再核對一次要求。如果材料被退回,立馬補件別拖延!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格圖利奧·巴爾加斯基金會mba全面解析教育投入,發展潛力,課程優勢大公開(格圖利奧·巴爾加斯基金會mba教育投入與發展潛力簡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