隆德大學
Lund University
"小研哈,我聽說你在打聽瑞典隆德大學的MBA?"作為“上岸人”,我可要給你說點大實話。這所北歐名校的MBA項目確實香,但申請條件還真有些門道。去年我同事小王就栽在材料準備上,白白耽誤了一年。
先說硬指標,必須持有本科文憑,這可不是說著玩的。我認識個搞IT的哥們,工作八年了,就因為專科背景被直接拒了門外。語言這塊,雅思總分6.5是底線,但單科不能低于5.5。去年有個朋友總分7分,寫作5分,結果被要求重考。
工作經驗是重頭戲。招生辦李老師跟我說過,他們最看中兩年以上管理經驗。有個做項目經理的學員,雖然只有一年半經驗,但附上了帶領20人團隊完成跨國項目的證明,照樣拿到了offer。建議準備三封推薦信,最好是直屬上司+客戶+合作伙伴的組合。
文書寫作別犯低級錯誤!去年有個申請者把"Lund University"拼成"London University",直接進了拒信名單。個人陳述要突出實際管理案例,比如怎么帶團隊完成項目,如何處理危機事件。千萬別寫假大空的職業規劃,招生官見多了。
學費方面確實不便宜,兩年制項目要32萬克朗,折合人民幣22萬左右。但有個好消息,學校提供10個國際學生獎學金,最高能免50%學費。去年有個中國女生,憑跨境電商創業經歷拿到了全額獎學金。
學姐提醒三點,1)申請截止分四輪,最早10月15日,建議趕首輪;2)視頻面試要準備英文案例講解;3)GMAT不是必須,但650分以上能加分。去年有個申請者GPA3.0,靠720的GMAT分數逆襲成功。
隆德MBA畢業難度大嗎?
最近有不少朋友私信問我,“隆德大學的MBA到底好不好畢業?”作為一所在歐洲口碑不錯的老牌院校,隆德的MBA項目確實吸引了不少職場人關注。但說到畢業難度,這事兒還真得掰開揉碎了聊。
一、課程強度,不是隨便“水”就能過
隆德的MBA課程設計偏實戰,每學期核心課加選修課,內容密度不低。比如戰略管理、財務分析這類硬核科目,光靠考前突擊基本沒戲。教授們喜歡結合案例討論,課上隨機點名提問是常事。有在讀的同學吐槽,“每次上完課感覺腦子被掏空,回去還得啃幾十頁的閱讀材料。”
不過也別慌,教授打分不算苛刻。平時的小組作業、課堂參與度占比30%-40%,期末考反而壓力小點。只要按時完成作業,積極參與討論,掛科概率并不高。
二、論文關,想混?門兒都沒有!
真正讓不少人頭疼的是畢業大論文。隆德的要求很明確,選題必須結合真實企業案例,數據得一手調研。去年有個學長為了做瑞典本土企業的市場分析,硬是跑了三個城市訪談了十幾位高管。論文答辯更刺激——五個教授輪番提問,從方法論挑刺到數據真實性,堪比職場匯報現場。
不過學校會給配導師,定期跟進進度。關鍵是自己得早定方向,別拖到對了一學期才開工。有“上岸人”個人覺得,“三個月寫完論文的都是狠人,普通人至少留足半年。”
三、時間管理才是隱形BOSS
很多上班族選擇兼職讀隆德MBA,但千萬別低估時間成本。每周至少投入15-20小時,遇上小組項目通宵開會也不稀奇。有位二胎媽媽學員分享經驗,“把通勤時間用來聽課,孩子睡后接著寫作業,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。”
學校對出勤率管得挺嚴,線上課雖能回看,但線下工作坊必須到場。如果本職工作經常加班或出差,建議慎重考慮。
四、語言關?其實沒那么可怕
全英文授課確實讓部分人打怵。但實際入學后發現,同學們來自五湖四海,口音五花八門。教授更看重邏輯表達,語法錯誤反而不太計較。圖書館有免費寫作輔導,多預約幾次改論文,英語水平自然蹭蹭漲。有位雅思6.5入學的同學笑稱,“現在給總部寫英文報告都比同事溜。”
五、值不值?看你要什么
說回最初的問題,畢業難不難?其實關鍵看個人目標。如果只想混個文憑,隆德肯定不合適——它沒有“交錢保過”的潛規則。但真要踏踏實實學東西,這里的資源絕對超值。企業合作項目多,校友網絡遍布北歐巨頭,很多人在畢業前就拿到內部推薦機會。
有位2019屆畢業生說的大實話,“熬夜寫報告時罵過學校八百遍,但入職后才發現,老板布置的任務比當年作業簡單多了。”
所以哈,隆德MBA的畢業難度更像是一把篩子。怕辛苦的會覺得門檻高,肯下功夫的反而感激這份“嚴格”——畢竟職場從不同情弱者,學校多虐你幾次,出去就少栽幾個跟頭。
推薦簡章和相關文章
隆德大學MBA全程解析,打造完美MBA學位論文(隆德大學MBA:學位論文解析)
科隆大學mba學術業績一覽,申請攻略和課程特點深度解析(科隆mba申請攻略和課程解讀)
阿德萊德大學mba教育水平高探秘,申請費用解析(揭秘阿德萊德大學mba的教育質量和申請要點)